10月26日,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主辦、中國陶瓷網承辦的主題為「瓷心可鑑,十年新生」的「中國陶瓷十大品牌公益行」暨2020年度「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十大品牌榜」啟動禮,在佛山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陶瓷劇場成功舉行。佛山市博思道設計顧問有限公司(深圳|廣州|佛山)合夥人|執行總監蔡祝源在活動上做「義大利設計見聞」的主題分享。
溫馨提示
以下為演講實錄
未經嘉賓本人審核 p>
為方便閱讀,內容為第一人稱
▲佛山市博思道設計顧問有限公司(深圳|廣州|佛山)合夥人|執行總監蔡祝源
各位嘉賓,且為下午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“義大利設計見聞”,主要包括設計遊學和波隆那展品牌空間的思考兩方面的內容。與以往義大利趨勢分享不同的是,這次我會從空間設計方面分享我的見解。
01
這次遊學很有趣,我帶著經銷商看設計,經銷商帶我去看磁磚。每一年的義大利之旅,我都會安排一個建築之行,每年的米蘭展和波隆那展期間,我都會安排一次義大利建築的朝拜。我認為設計師在遊學中獲得的營養,大部分是從遊學和現場體驗中得到的。
今年我去了瑞士庫爾,朝拜了設計大師卒姆託的作品。卒姆托曾在2009年獲得普立茲克獎。這次我去瑞士參觀了他的工作室和駐展。他曾經說過一句話“在尋找答案時,與其討論風格,不如去探討方法或特定的覺醒”,我覺得每一次的遊學之旅、每一次觀展,與其去討論它呈現出來的趨勢和新風向,不如把話題延伸到我們對陶瓷的理解。
卒姆託的工作室位於深山老林之中,我們一路開車過去,路上也接觸到了一些廣場上的設計。
▲體驗感很強的瑞士古長城,古時候的防禦城堡
在歐洲,有許多建築都是古典與現代的結合。我在沒有去過瑞士前,對瑞士的建築都是極少的關注。直到今年,有個朋友跟我討論瑞士建築與日本建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時,才算是接觸瑞士建築設計,了解到卒姆託在設計時的本土化思路。
這棟建築沒有太多的瑞士風格,偏向現代風,運用了許多不鏽鋼材料。
走進那個瑞士偏遠的小村莊,就可以看到卒姆託的第二間工作室,工作室的設計風格與本地文化進行融合,置於村莊之中也不顯突兀。因為工作室不開放參觀,所以我們只能在一樓和室外進行參觀。
▲卒姆託的工作室
▲卒姆託的家< /p>
▲我與卒姆託的合照
▲瓦爾斯溫泉浴場< /p>
參觀過他的工作室後,我們繼續參觀了卒姆託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作品,叫做瓦爾斯溫泉浴場。在陶瓷產業中也有品牌在做這個牆體,叫做瓦爾斯系列。與我一同開啟遊學之旅的經銷商們,之前一直不懂為什麼有瓦爾斯岩板。其實瓦爾斯岩板源自瓦爾斯的礦石,卒姆托借用飯店將瓦爾斯的石材推至全世界,透過一個設計驅動的項目,將小鎮的經濟發展起來。
我們居住的這間飯店房間是幾位大師的設計作品,如安藤、庫瑪、梅恩斯頓、卒姆託等,我認為這間飯店值得大家去體驗。
我住的房間使用的是瓦爾斯岩,透過玻璃窗,我們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。
向右滑》
這是瓦爾斯溫泉,裡麵包含室內溫泉、室外溫泉和溫泉包房,我曾經在書上或雜誌上看過很多次,這次終於親身體驗了它,是再多的圖片也沒有辦法表達出來的感受。
02
接下來是波隆那展的一些思考。如果要說這麼多年來,波隆那展和國內做的一些展覽、展間有什麼差別?我認為每一年博洛尼亞展所呈現的趨勢都在變化,但是每一年都會有一個統一的內容。波隆那展所展現的核心還是回到材料中,回到陶瓷本質,不像國內的展會,會出現許多花俏的概念,或是許多展廳設計的哲學和概念。
其實,我認為義大利的展廳給我感覺是:在整體輸出的時候會呈現出來的是專業團隊配合的整體性,平面設計、產品設計、空間設計,都是一個體系,都是專業團隊間相互配合。國內的展會則沒有到達這樣的程度,所以他們在強調專業系統化的時候做得很到位。
在國外的展覽中,大家在接觸到好事物的同時,也會回歸到磁磚材料本質,或是回歸到品牌的本身。我認為這是國內展廳設計偏離比較大的方向。
向右滑》
第二個是小細節的創新。每一年的波隆那展,不管是展示、平面、線路設計,還是品牌空間的識別,在用心做創新變化的同時,與去年的概念進行了連接,給人一種傳承的感覺。
從產品方面來說,今年產品的規格比較齊全,即從小到更小,從大到更大的趨勢。每一年他們都花很多的心思在產品展示上,走一圈下來都會有很多的收穫,到最後會回到材料本身。
我關注得比較多的是大板的應用,是偏向概念化的展示。我覺得,大板的內容跟傳統的磁磚很像,但也有差別。他們對大板進行了時尚化的處理,他們對大板產品的理解都是體現在時尚化的概念中。義大利在服裝、家居等領域的設計都離不開時尚,磁磚的設計也是如此。所以他們在磁磚開發方面,包括傳統石材、水磨石等都會呈現出一種輕奢風格。
同時國外設計師在設計細節上,很強調產品材質的對比,包括麻布、木、大理石等材質的對比和配色的對比。因此外國人在挑選飾品的時候,十分注重質感的體現。
向右滑》
在觀展的時候,你會發現品牌間的產品差異並不大,但是每個品牌之間會透過產品品牌設計、產品陳列呈現出不一樣的感覺,讓品牌之間相互獨立,易於區分。
我們做展廳的時候,往往偏離了產品的本身,把體驗或空間做得更花哨。但在義大利看展的時候,我感覺他們的創意從來不會脫離產品去獨立構思不同的概念;他們的產品展示,一定會回到產品本身,圍繞產品本身透過故事性的表述、材質的對比和應用呈現出來。
今年展示出來的牆紙磚也比較多,但如果你仔細觀察,前兩年的波隆那展也有展示出類似的產品。所以我覺得,不要單純透過一個展會來看產業趨勢,你可以結合米蘭展中新的元素、色彩、圖案等對比波隆那展,分析出兩者之間的關係來呈現趨勢的變化。
向右滑》
看展要持續地看,每一年的波隆那展,每一個品牌是怎樣變化的,每年呈現出來的元素,哪一些是從米蘭展開始,持續性地來看展才能看出本質的變化。
以上是今年我在遊學之旅以及觀展的過程中,引發的一些思考,希望與大家分享能有所收穫,謝謝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