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下陶瓷界的網紅產品無疑是岩板,無論是產品流量輸出或顏值擔當,岩板都具備陶瓷屆網紅的條件。
世人印像中始終被「踩在腳底」的瓷磚,也依靠岩板迎來了形象翻轉:不僅能出得廳堂下得廚房,更是一躍成為餐桌、茶几、檯面、飾面板等大雅之堂的精緻物件。
從岩板餐桌、岩板茶几、岩板浴室櫃、岩板檯面,到整體櫥櫃、衣櫃的岩板飾面板等,家具市場上諸如此類的岩板產品,已經覆蓋了同類別其它材料的大半以上。
相比石英石、天然石材、木材、金屬等,岩板具有相對更好的理化性能,更高的性價比,更為豐富和逼真的圖案,更為接近天然大理石、木材、織物等的質感、觸感,以及易清潔、耐腐蝕、耐高溫、高強度、高耐磨度、抗冷熱、無輻射、可與食品直接接觸等特性,使岩板在多維度競爭中快速領先。
所以岩板一問世,就擊敗了傳統概念的家具材料,在家居材料領域迅速搏得一席之地,更是在檯面類市場佔據了「半壁江山」。
除了為陶瓷產業帶來新的利潤成長點和動能以外,在傳統的家具市場,還有整裝領域、高定領域,岩板的佔有率和成長率也都超乎了人們的想像,未來岩板逐步突破尺寸、加工、運輸、安裝等局限後,岩板的使用空間和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,未來陶瓷市場瓷磚和岩板“雙足鼎立”的格局已然形成,這也是陶瓷行業的製造商為何紛紛上馬岩板的原因。
隨著岩板生產線的不斷投入和岩板產能的急劇提升,岩板市場的產量過剩、供大於求是遲早的事。
岩板產品的未來也會持續的內捲化以及不斷的細分,市場也會倒逼岩板形成更為科學、公允的產品標準和應用規範,例如家具岩板有家具岩板的標準,裝飾岩板有裝飾岩板的標準,功能性岩板有功能性岩板的標準。
以上提到的岩板,基本上是應用在家具材料領域,那麼除此之外,岩板還有哪些應用場合呢?答案當然是傳統家裝和公裝市場,或者說現階段的瓷磚裝修領域。
磁磚裝潢目前最普遍的產品是800×800mm、600×1200mm以及750×1500mm等中大規格,精裝房和普通的公裝場合則還是800×800mm、600×600mm和300×600mm等中小規格,這主要受限於其自身的預算和行銷套路。
目前改善型住房以及大平層、大戶型和大型商業場所的裝修用磚,業主對瓷磚規格要求越來越大,一方面大規格更自然大氣,更加匹配大空間的氣場,也更能彰顯房屋或使用場所的身份價值。
另一方面,大規格的價格也在逐步的親民化,不再像以往天差地別的價格懸殊。這部分傳統磁磚的使用場景,例如客廳、大廳的地面、背景牆、護牆板等等。
由磁磚轉換為岩板的話基本上無縫對接,例如同樣是900×1800mm、1200×2400mm、800×2600mm等規格,岩板就可以完全取代磁磚或石材,當然這部分的預算還是要高出瓷磚很多,畢竟岩板的品質和造價相比瓷磚還是高出不少,但相比石材還是便宜很多,並且可以選擇的餘地也更多。
解決了岩板產品的加工、物流和落地服務等問題之後,岩板在終端的造價也一定會越來越親民化,許多原本鋪設瓷磚甚至石材的場合,也許慢慢都會使用岩板來代替,所以眼下瓷磚裝修市場是岩板另一個最快、最方便的出路。
岩板的銷售通路不同於傳統的磁磚銷售,早期主要以家具廠、石材廠、加工廠、石材經銷商等為主,現在岩板的銷售通路也逐漸擴展到了陶瓷經銷商、終端門店和工程體系。
早期主要是把岩板當石材或大理石賣,而且的確岩板在形態、功能、包裝、加工、運輸、施工等各方面都與石材類似。
受限於產品特性原因,石材或大理石一般不走專賣店或品牌經銷的形式,早年石材行業紛紛學習陶瓷行業的品牌運營和終端銷售模式,沒想到現如今陶瓷行業也在反過來學習石材的營運和銷售模式。
所以哪一種銷售管道並不重要,哪一種營運和銷售模式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要能把產品賣出去,把產品在市場上推廣開來。
放眼今後幾年,岩板市場的競爭注定更加激烈,從廠家的角度來說,如何解決差異化和存量的矛盾、品質和成本的矛盾、品牌和終端的矛盾等等,至為關鍵。
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些都是好事,這會使岩板的產品更加成熟,岩板的價格也會更加合理,能讓更多的消費者使用上岩板以及體驗到優質的陶瓷產品。
作者|石榮波
協進企業市場總監、資深陶瓷產品人
(文章轉自陶瓷資訊)